股票配资平台网站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如何股票配资,宏观总量运行虽仍有压力,但预计政策会持续聚焦新动能,带来其全面发力,经济结构中的亮点将更加凸显。预计工业景气将延续较快复苏,投资保持“制造业>基建>房地产”的格局,消费结构上呈现服务消费仍有韧性的特征,出口在补库周期和“一带一路”经济体的带动下趋势性回温。预计全年GDP有望完成5%的增长目标。过去3年压制A股表现的经济动能转换、资本市场生态、中美战略博弈这三大叙事都将迎来重大拐点,随着政策、价格、外部三类信号逐步验证,下半年A股市场将迎来年度级别上涨行情的起点,政策起效与盈利质量改善是主驱动,建议把握战略窗口迎接大拐点,配置重心从红利低波逐步转向绩优成长。
二是扣分更加精准。设定负向申报质量指标为扣分项指标,初始分为2分,扣至0分为止。证券公司出现因债券项目申报质量差,被交易所以函件等形式提醒的,每出现1次扣0.5分;被约谈、现场督导的,每出现1次扣1分。
全文如下主题|2024下半年投资全景图
摘要
宏观总量运行虽仍有压力,但预计政策会持续聚焦新动能,带来其全面发力,经济结构中的亮点将更加凸显。预计工业景气将延续较快复苏,投资保持“制造业>基建>房地产”的格局,消费结构上呈现服务消费仍有韧性的特征,出口在补库周期和“一带一路”经济体的带动下趋势性回温。预计全年GDP有望完成5%的增长目标。过去3年压制A股表现的经济动能转换、资本市场生态、中美战略博弈这三大叙事都将迎来重大拐点,随着政策、价格、外部三类信号逐步验证,下半年A股市场将迎来年度级别上涨行情的起点,政策起效与盈利质量改善是主驱动,建议把握战略窗口迎接大拐点,配置重心从红利低波逐步转向绩优成长。
全球市场:展望2024年下半年,海外主要经济体基本面和政策可能逐渐走向分化。预计美联储年内可能不降息,通过利率维持高位继续抑制需求和通胀。建议资产配置排序:股票>商品>债券。美股方面,预计下半年美股盈利复苏扩散,或迎来风格轮动,关注现金流充裕、估值合理、受益投资上行周期三条主线。港股方面,外部扰动缓解、国内政策聚力、红利税减免预期、成长股的重新认知四大动能带来的影响或可持续,港股反弹仍具韧性,关注大金融、消费+科技、消费电子三大主线。
债券市场:展望下半年,预计10年国债利率中枢仍将趋于回落;信用债“慢牛”行情料将持续,精挑细选之下信用市场仍有超额收益空间;转债市场波动中机遇可期,行业层面以经济新旧动能切换为核心,兼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图片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聚集新动能,迎接大拐点
宏观层面:聚力新动能
今年以来,宏观基本面在新旧动能转换下出现分化。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地产、基建投资压力持续加大。7月将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预计将以财税、国企、金融、科技及能源等经济体制改革为抓手,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同时,放眼全球,美国大选是牵动下半年地缘局势的主线,美国承诺可信度的系统性下降可为我国外交突破与企业出海创造机遇,但局部性的地缘冲突或将牵动全球风险偏好。
图1: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下的四个宏观新特征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绘制
图2: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三中全会主要思路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财税改革:预计央地事权将更多与财权匹配,一方面中央将主动承担更多跨区域的公共服务类开支,做到人地钱相挂钩;另一方面,逐步增加直接税比重,为地方创造稳定税源。
国企改革:短期看,国资委或通过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加大现金分红、大股东增持、实施股权激励等方式改善市值管理。中期看,国企资产证券化空间较大,通过战略性并购重组,注入优质资产、剥离不良资产,公司可以扩大规模,提高盈利能力。长期看,ROE和效率持续提升才是制胜之道。
金融改革:一方面,持续化解地产、地方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另一方面,新“国九条”已经指明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后续关注政策落地,包括严格把关资本市场“一进一出”、推动加强投资者回报、提速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设、加快中长线资金入市等。
科技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举国体制或是改革重点。一方面,预计7月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会系统阐述新型举国体制内涵。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成为政策层关注重点,其科学内涵及发展思路不断清晰。预计三中全会后多个创新领域将获得政策支持,如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
能源改革: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战略下,电力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或逐步建成。同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凸显。能耗和碳减排目标或逐步由“硬约束”转为“碳工具”,或增强对过剩产能行业的环保约束,提升企业绿色成本,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财税改革:央地事权将更多与财权匹配
资料来源: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国企改革:国资委将市值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多渠道推进央国企市值提升
资料来源:国资委,证监会,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5:金融改革——落实资本市场“1+N”政策,守住地产、地方债等风险底线
资料来源:国务院,证监会,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6:能源改革——电网的双向供需互动运行模式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绘制
图7: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成为政策层关注重点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为官网,北京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展望未来,虽宏观总量运行仍有压力,但预计政策会持续聚焦新动能,带来其全面发力,经济结构中的亮点将更加凸显。其中,预计工业景气将延续较快复苏,投资保持“制造业>基建>房地产”的格局,消费结构上呈现服务消费仍有韧性的特征,出口在补库周期和“一带一路”经济体的带动下趋势性回温。物价方面,两大价格指标已经走出年内低点,PPI或将在资源品涨价的驱动下温和回升,CPI料将在猪周期反转、服务价格等支撑下小步上涨。货币政策方面,年中或有降准、推动存款利率和LPR下调的操作,社融增速或呈现先上后下的趋势。预计全年GDP有望完成5%的增长目标。
表1:宏观政策展望及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A股市场:下半年将迎来年度级别上涨行情起点
过去3年压制A股表现的经济动能转换、资本市场生态、中美战略博弈这三大叙事都将迎来重大拐点。一是“先立后破”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初显,高质量发展下企业将淡化规模,重视盈利,避免恶性竞争;二是新“国九条”重新定位市场投融资功能,以投资者为本重塑市场生态,提高A股回报预期;三是中美战略博弈的天秤向中国倾斜,中国的战略主动性逐渐增强,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随着政策、价格、外部三类信号逐步验证,2024年下半年A股市场将迎来年度级别上涨行情的起点。政策信号方面,聚焦三中全会改革优先落地领域,新质生产力强化经济新动能;价格信号方面,新旧动能平稳切换下,重点观察核心城市房价企稳与控产保价效果;外部信号方面,美国的全球影响力逐渐衰弱,中国的外交正在主动破局。
判断2024年下半年市场行情,政策起效与盈利质量改善是主驱动,A股下一阶段的投资范式将是淡化规模、重视盈利,从景气投资的PEG框架转向自由现金流增长溢价,以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回报率的阶段。三季度将进入信号观察期,政策效果决定节奏,盈利修复决定趋势,外部因素决定空间。建议把握战略窗口迎接大拐点,配置重心从红利低波逐步转向绩优成长。
图8:2024年下半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表2:2024年中证800企业盈利增速预测(%)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全球展望:分化孕育新机,股票>商品>债券
展望2024年下半年,海外主要经济体基本面和政策可能逐渐走向分化。我们预计美联储年内可能不降息,通过利率维持高位继续抑制需求和通胀;预计欧央行将于6月首次降息,欧洲工业生产活动可能率先进入修复阶段;日本央行下半年或仍有2次加息,实际消费需求动能的反弹潜力值得关注。资产配置排序上,我们认为股票>商品>债券。
图9:各经济体所处经济周期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表3:2024年下半年美、欧、日经济展望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美股市场:下半年或迎风格轮动
美国银行体系储备金的上行以及“七巨头”的业绩修复是推动2022年10月以来美股牛市的两大动力。展望下半年,预计美股业绩复苏迎来扩散,回购和货基有望提供增量资金,但交易集中度和估值过高是下半年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若美国出现流动性超预期的向下拐点,不排除美股会重演类似于去年7 月中旬至10月底“大切小、高切低”的风格轮动行情,阶段性压制美股估值、拖累美股整体表现。但随着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的开启,叠加业绩复苏的扩散行情,我们对此时点后的美股表现相对乐观。
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三条主线:① 信息技术、可选消费与医疗保健等现金流充裕的行业;② 估值较为合理的能源、公用事业和房地产行业;③ 受益于投资上行周期的建筑、工程机械、电力企业。
图10:2024年下半年美股市场投资策略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港股市场:反弹仍具韧性
4月下旬以来港股领涨全球,我们认为此轮港股反弹是投资者积累了三年的悲观预期在逆转后,由估值修复推动。驱动本轮港股反弹的四大动能可归类为:1)外部扰动的缓解(地缘和流动性的预期);2)国内政策的聚力(对港的五项合作及地产政策);3)对港股通红利税减免的预期(如落地,预计将催化南向资金持续流入);4)对港股成长股的重新认知和定价。
对比2022年的三轮悲观预期扭转下港股的反弹,我们判断当前港股估值修复的行情依旧具备韧性,建议关注三大主线:1)受益于政策持续推出和悲观情绪逆转的大金融板块,特别是保险和地产产业链;2)估值修复有望延续的消费和科技行业;3)受益于国内消费品以旧换新、美国补库存以及行业景气度好转的消费电子。
图11:港股反弹仍具韧性,关注三大主线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七大产业展望
金融产业:有效需求不足,着眼供给侧选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尾声,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金融业发展的因素。宏观层面,资金沉淀空转加剧、基金股票发行受阻、社会融资规模负增长等现象皆为需求不足的表现;行业层面,银行业息差收窄、保险业利差下行、证券基金业降费也在释放金融服务“供大于求”的价格信号。在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明确之前,金融行业需应对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降低、高杠杆经济主体风险暴露、社会低效存量资产有待盘活以及新质生产力渴盼资本支持等新处境。这对金融资源配置的方向、方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行业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开启从规模竞争到质量竞争的新篇章。
我们建议将金融产业投资视角转向供给侧,关注那些拥有降本增效能力和商业模式护城河的公司,其中大型金融机构有望借助政策支持和规模经济性做优做强,当好服务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中小金融机构在行业准入和监管要求提升的环境下,需要凭借区位优势和特色经营突出重围。
银行:降本增效推进,估值修复可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银行业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降本增效是当前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核心主题。4月底政治局会议隐含夯实宏观基础的政策发力方向,叠加房地产政策优化,有利于投资者提升风险偏好,在此背景下银行板块内部弹性品种占优;低利率背景下分红逻辑仍有空间,分红贡献的高确定性回报仍被投资者青睐,建议关注充分演绎分红主线的大型银行。
保险:严监管周期将推动行业进入降本增效的新阶段,保险股贝塔行情有望持续演绎。短期来看,我们预计寿险行业正处于边际改善阶段,2024年二季度开始业绩有望实现同比改善,关注宏观和政策边际变化,建议均衡配置主要上市公司。长期来看,低负债成本是保险股阿尔法的主要来源,保险公司降本增效创造长期价值。
更多行业观点参看图12。
图12:金融产业投资版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绘制
基础设施与现代服务产业:改革释放市场化活力,分红凸显新蓝筹价值
2024年,电力体制尤其是公用事业定价方面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层次风险,政策不仅夯实了市场主体的责任,更通过消化库存,鼓励真实需求释放,修复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打通了存量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转化界限,开创了房地产的新发展模式。公用事业企业、物业服务企业、龙头地产公司、龙头建筑公司、交运物流企业、建材企业,纷纷不同程度提升分红水平,更加重视股东回报。总体来看,产业链蓝筹公司的股息率更具吸引力了。
展望2024年下半年,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大多数企业的盈利和股东回报都将进入上行通道,尤其和长期利率相比具备吸引力。我们预计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产业投资将聚焦政策改革释放产业活力+红利配置静待估值修复两条主线展开。
电力公用:电力体制改革正在路上,辅助服务市场的发展将受益于完善价格机制。当前电力需求温和增长,公用事业企业盈利能力预计持续改善,我们预计绝大多数我们覆盖的公用事业公司都能实现双位数的业绩增长。低利率的环境不仅对企业经营有利,也凸显了公用事业公司作为高股息资产的价值。
地产:政策高度关注房地产风险,并努力结束资产价格持续下跌的恶性循环。2024年5月之后,政策出台的速度明显加快,有效释放真实需求、积极消化存量供给。尊重市场供求规则的政策,正在修复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我们预计,2024年中期从核心城市核心区域开始,房地产市场将进入波浪式复苏的阶段。尽管长期而言,中国房地产开发的总体规模已经见顶,但具备人口和产业潜力的15-30个核心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空间依旧广阔。
建筑:行业仍将受益于基建拉动投资,国内基建未来增量或将更多来源于新基建方向,看好国资委市值考核体系下的建筑央国企+地产政策持续放松下涉房企业的基本面调整+海外工程市场扩容持续赋能海外企业增长三条主线。
更多行业观点参看图13。
图13:基地产业投资版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绘制
制造产业:关注顺周期复苏和长周期高景气赛道主线
制造业自2023年以来持续讨论的“预期差”和“去产能”在2024年上半年已逐步淡化,主要关键词为中美“补库共振”及其强弱变化。中国体现为缓慢补库,同时上游资源品通胀速度快于中下游需求复苏速度,因此中游制造在利润率层面一定程度承压。美国体现为宏观需求及预期下行期的补库周期并不羸弱,从而持续带动我国出口链公司景气延续。
展望2024年下半年,上游通胀能否在下游复苏的背景下持续向下传导决定着中游制造业能否显著量利齐升。此外,国内设备更新改造、海外经济持续高韧性、电力设备/运输设备等板块的长周期景气以及地产/军工等行业的底部修复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了较强韧性和弹性预期。制造产业中工业品、军品和消费品均呈现出各自的复苏逻辑。
总体看,顺周期复苏叠加设备更新改造政策加快通用制造业、电力设备及消费需求回暖。部分板块与经济周期相关度低,维持着较长周期的景气度,其长周期景气的贡献因素主要有逆周期设备投资(如特高压、核电等领域的建设)、装备及电器出海(电力设备、新能源、船舶、叉车、油服、工具、家电等)、持续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要求(农业机械、工业母机、半导体设备等)、新技术迭代(光伏及电池新技术、新兴能源及储能、人形机器人及低空飞行器、新制武器等智能装备等)。因此我们看好下半年制造业持续修复及估值中枢上行,行情有望获得EPS和PE的双维度支撑。推荐顺周期复苏以及对于短周期免疫的长周期高景气赛道两条主线。
图14:制造产业投资版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绘制
医疗健康产业:下半年拐点机遇明显
2024年上半年,医药行业继续延续近十年来最严厉的医疗反腐风暴,从临床端到产业端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同时叠加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变化影响加深,以及在医保和卫健委新一届领导班子继续强化集采扩面和医保控费的进一步行业改革压力下,我们认为医疗健康产业加速进入大破大立的新周期,产业优胜劣汰下的整合、集中度提升、创新破卷等一系列趋势也开始加速确立,同时也拉开了产业成长的新篇章。
我们认为2024H2正是在底部布局医药行业优秀赛道和企业的最佳机会,建议从横向维度上,下半年围绕以下几条主线进行布局:① 甄选集采后时代的赢家,从洗牌加速下整合并购的龙头企业到部分集采受益的“光脚”企业;② 出海破局,强化走出国内竞争的新增长空间模式的破卷企业;③ 行业去库存周期结束,结合产品刚需性迎来价格拐点向上的上游原料等底部复苏行业;④ 依靠创新破卷,围绕“创新爆款产品”取得突破,以及进入回报期的真创新企业;⑤ 国企改革等新政大潮下迎来积极变化的品牌企业;⑥ 设备更新改造举国体制新政下的板块机遇。
图15: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版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绘制
科技产业:关注AI 产业链创新和出海机遇
2024年初至今,基于市场风格切换、地缘政治扰动等因素,中信电子、计算机、传媒指数分别下跌12%、16%、10%,通信、汽车小幅上涨3%、1%,表现均弱于沪深300。而得益于外资在新兴市场的配置需求再平衡以及港股的估值性价比优势,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实现更优表现,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4%/8%。展望2024年下半年,我们判断在产业政策、技术创新及出海的推动下,科技板块将迎来投资机遇,投资主线将依然围绕AI 产业链创新展开,同时兼顾出海等细分板块结构性机会。
AI产业链:我们判断科技行业基本面将持续改善,AI依然是下半年板块投资的核心主线。①算力产业与国产替代:数通光模块、AI服务器、AIDC等基础设施及AI云计算平台将维持高景气度,在外部环境再平衡过程中,AI芯片设计、半导体制造等产业安全自主可控方向“长坡厚雪”;② AI应用:伴随国内大模型的升级与多模态的发展,我们看好企业办公、管理、教育及互联网等诸多赛道AI应用及解决方案的落地机遇,其有望以订阅等模式完成商业化,形成“大模型-应用-商业化”的闭环;③ 智能终端:国内大模型端侧能力的适配、交互方式的革新亦将带来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新领域的投资机遇。
出海与复苏:关注互联网、消费电子、汽车及新能源车、运营商等细分板块相关机遇。下半年我们建议关注科技出海、行业创新及估值修复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出海方向,跨境电商带动互联网及配套服务商探索新增长曲线,手机、娱乐设备、家用TV、可穿戴及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方向存细分机遇,品牌厂商内生+外延式策略拓展增量空间;乘用车、商用车、电池等领域全球优势明显,板块公司出海业务百花齐放。此外,互联网与运营商板块机遇亦值得重视:互联网板块对比海外估值性价比凸显,稳健的利润与现金流、积极的股东回报在全球投资者配置结构再平衡下料将吸引外资回流驱动板块估值修复;运营商业绩稳健增长,优化成本费用管控,为利润增长提供有利支撑,龙头公司提升分红率与股东回报,股息率仍具备较高吸引力。
图16:科技产业人工智能投资版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绘制
图17:科技产业出海与复苏投资版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绘制
消费产业:关注预期修复,布局结构机会
虽然今年一季度消费数据整体实现平稳过渡,但进入3月以后出现“分水岭”,消费呈现“淡季更淡”的需求特征,并且在去年基数不高的情况下,4月社零继续低于市场预期,说明居民需求仍旧疲弱。目前市场对中国消费市场的长期悲观情绪来自对居民消费力的担心和中国人口趋势对消费存在潜在影响。但我们认为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目前仍然稳健,而人口结构变迁在未来10-20年内对消费影响有限。
我们认为,消费估值修复弹性短期更加依赖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整体预期,经济预期抬升往往放大消费估值修复弹性。考虑到基数,且预期下半年经济修复带动景气回升、CPI回升减轻价格压力,我们认为消费将保持回暖。当前消费配置主要依赖于政策推进、经济回升等带动的估值修复,建议积极配置估值回落至低位的白酒、消费互联网、美妆等行业龙头。同时建议关注生猪养殖板块的右侧机会,CPI回升下的餐饮产业链机会,继续布局纺织制造订单收入到业绩兑现的弹性,及过渡到下半年的低基数期后流水增速改善的品牌。
中长期,需求端关注理性消费(国产品牌替代)、快乐生活、技术迭代(智能家居、生物制造等)等结构性趋势,供给端关注出海和下沉的增量机会。
图18:消费产业投资版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能源与材料产业:关注商品需求回暖预期和新兴产业材料机会
商品:关注需求回暖预期,资源品价格存在支撑
2024年以来,受益于供给约束以及通胀背景下市场对商品投资的热度提升,上游资源品板块整体表现强势。同时受到国内经济“温差”以及海外原料供应扰动等因素影响,细分板块分化,全球定价的品种如黄金、铜、原油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或呈现出较高的韧性,国内定价的品种如螺纹钢、动力煤等价格则表现疲软。
展望2024年下半年,2024年资源品行业投资的主要利空来自对中国地产需求走弱的担忧,随着国内地产、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出台,叠加能源转型等方向消费的持续高景气,2024年下半年国内需求回暖预期不断强化。海外方面,流动性宽松与再通胀交易反复拉锯,但受益于新兴经济体制造业回暖以及欧美潜在补库需求,加上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供应链风险居高不下,资源品价格存在支撑。
① 预计供给侧逻辑仍将延续,建议关注具备长期供给约束或短期扰动升级带来涨价效应的原油、铜、锡、磷矿、锰矿等品种。② 国内政策持续推出以及国内外共振补库带来的需求回暖预期下,预计铝板块将延续强势,钢铁和煤炭则存在利润重新分配和价格温和复苏预期。③ 预计下半年海外再通胀与降息交易的博弈将持续,叠加避险情绪升温,贵金属板块仍为投资优选方向。
材料:政策、创新双轮驱动,产业机遇多元并进
目前材料领域投资机会可归纳为三类驱动因素:政策与主题、行业景气及产品/技术的创新迭代。
1. 政策与主题驱动的行业包括合成生物学、低空经济、氢能,目前处于发展早期,当前市场规模虽不大但潜力充足,投资机会往往跟随特定政策的出台和市场风格的变化出现;
2. 半导体、核电、海缆等行业已渡过最早的初创期,其投资机会主要由产业景气变化驱动,在特定时间点相关材料受行业β驱动而具备高增长潜力;
3. 第三类驱动主要是产品/技术的创新与迭代,如锂电超充时代开启,对电池材料提出新要求。C919需求提升对高温合金及相关产业链有所带动,华为超级充电桩的布局中蕴含碳化硅和液冷枪线投资机会,固态电池的发展与渗透率提升也带来了固态电解质的需求,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也带来镁合金需求的提升,个体行业黑科技的突破也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点。
展望2024年下半年,① 合成生物学、低空经济、氢能等新兴产业有望在政策的推动下蓬勃发展;② 半导体、核电、海缆行业由产业景气驱动,利润扩张预期明确;③ 锂电材料、高温合金、充电桩液冷枪线等材料受益产品/技术的创新迭代,相关产业链趋势向好。
图19:能源与材料产业(商品)投资版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绘制
表4:能源与材料产业(材料)投资机会一览
资料来源:各公司财报、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投资策略
综上,A股市场下半年还需观察三类信号,当前依旧建议坚守红利策略,重点聚焦现金回报的稳定性,适当回避盈利周期性波动显著、投机性资金密集的行业,继续关注自由现金回报率稳定的水电、核电,保费稳定增长的财险。
随着上述三大信号的不断验证以及投资范式的转变,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具备不断提升自由现金流增长能力的绩优成长股或逐步占优,重点关注银行(资产质量预期改善打开重估空间)、机械(设备更新改造和出海竞争)、家电(竞争格局稳定、海外业务扩张和去地产标签)、电子(消费电子出海、AI创新、半导体自主可控)、新能源(兼并重组优化格局、出海破局)等制造业龙头,产业周期筑底企稳的医药(产业整合、出海破局)以及港股的互联网和消费龙头。
美股市场,建议关注三条主线:① 信息技术、可选消费与医疗保健等现金流充裕的行业;② 估值较为合理的能源、公用事业和房地产行业;③ 受益于投资上行周期的建筑、工程机械、电力企业。
港股市场,建议关注三大主线:1)受益于政策持续推出和悲观情绪逆转的大金融板块,特别是保险和地产产业链;2)估值修复有望延续的消费和科技行业;3)受益于国内消费品以旧换新、美国补库存以及行业景气度好转的消费电子。
图20:配置重心逐步从红利低波转向绩优成长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债市投资策略
利率债方面,预计2024年下半年10年国债利率中枢仍将趋于回落,三季度或维持2.2%~2.4%区间震荡,进入四季度10年国债利率料在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及降息落地驱动下或向下突破2.2%低点。
信用债方面,“慢牛”行情料将持续,精挑细选之下信用市场仍有超额收益空间。从趋势看,利差低位波动加大,需警惕调整风险。
可转债方面,以经济新旧动能切换为核心,兼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关注出海产业链、能源和公用事业、央国企转债、产业主题催化、大消费板块等。
表5:2024年下半年债市策略展望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风险因素
海外经济加快衰退;地缘政治风险恶化;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美欧经济与通胀超预期;日本通胀及薪资增长可持续性弱于预期;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美国就业市场超预期明显降温;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加剧;汇率大幅波动风险。
国内政策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自然灾害风险;监管政策收紧导致融资环境恶化;行业竞争加剧;个别信用事件冲击市场;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区域经济景气度大幅波动;各公司战略推进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影响居民财富;居民投资资管产品意愿保持低位;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房地产复苏不及预期或房价大幅波动;利率大幅波动或信用风险超预期;财富管理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长端利率下行;代理人脱落;保单销售低迷;巨灾损失超预期;正股价格大幅下跌风险,强赎风险,到期赎回风险,下修被否或下修幅度不及预期风险,转股价格大幅调整风险如何股票配资,解禁与减持冲击风险,估值下行风险,转债信用风险,正股与转债退市风险;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国内政府与企业 IT 支出不达预期的风险;相关产业政策不达预期的风险;企业新业务投资导致利润与现金承压的风险;企业核心技术、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业细分热门方向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技术进步引起行业格局剧烈变化;行业资本开支力度不及预期;产业景气恢复不及预期;海外对我国半导体行业限制加码;技术突破不及预期;通用制造业复苏低于预期,板块结构性分化风险加剧;部分地区本土化生产加速影响出口市场;周期类设备周期发展不及预期;发达国家衰退压制出口的风险;核心零部件受制进口的风险;新增光伏装机不及预期;新增风电装机不及预期;硅料投产速度不及预期;电力系统投资不及预期;储能、充电桩等推广速度不及预期;电力设备出海不及预期;军队武器装备建设与采购低于预期;军工领域国企改革不达预期等;用电需求不及预期;市场交易电价大幅下降;燃料成本大幅上涨;风光造价上行;新能源消纳风险加剧;来水不及预期;环保政策趋严;企业海外资产的经营风险;企业新增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物流价格大幅上涨风险;食品安全问题;对外投资风险;技术研发风险;成本费用管控不及预期;企业业务或产能拓张不及预期;头部主播负面舆情风险;大客户压价风险;带量采购风险;一级市场生物制药企业融资热度下降风险;高值耗材降价力度和集采进度超预期风险;创新药临床研发失败风险;医疗服务医保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Powered by 股票配资平台网站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2 香港永華证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